重视电梯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10-19 15:55     来源:未知 分    享:
 1 案例分析
案例一:2007年6月1日16时50分,上海一家台资企业电梯发生轿厢坠落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电梯公司正在对该公司生产加工车间的电梯进行改造,施工人员使用手动葫芦将电梯轿厢固定,由于用于连接吊挂手拉葫芦的直径12.4mm钢丝绳从两端U形绳夹中脱出,致使电梯轿厢从该车间4楼(距地面约18m)处,直接坠入电梯底坑,当场造成4名电梯施工人员重伤,其中2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二:2012年12月8日18点15分,上海浦东新区航头镇沪某项目工地内,2名安装调试人员在地下1楼的电梯轿顶上调试刚安装完毕的电梯。当安装调试人员操作轿顶的检修装置使用轿厢向上运行的过程中,两块对重块突然从天而降,其中一块砸中了1名作业人员,致其当场死亡。案列三:2010年3月30日上午,上海浦东新区康桥镇某建筑工地内,发生一起电梯在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坠落井道事故,造成1人死亡。
三起电梯安装维修人员死亡事故,电梯作业人员的安全值得关注。电梯行业之所以一直以来,被称为特种设备行业,主要是指电梯在安装、改造和维修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需要具备特种设备操作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但因电梯安全管理缺位,电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缺乏,导致电梯事故频发。加上电梯在安装和维修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施工作业人员违章作业。保证电梯施工安全不仅仅依靠电梯作业人员遵循施工安全规范,电梯使用单位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承担相关的职责。
2 电梯作业人员事故发生原因和分析
案例一中事故原因,用于连接吊挂手拉葫芦直径12.4mm钢上绳两端的U形绳夹中脱出;轿厢被吊升时除起吊钢上绳外,无其他连接保险装置;4名作业人员在电梯轿顶作业时均未系安全带。电梯公司管理混乱,安全管理严重失职,施工方案形同虚实,管理松懈,未及时了解工程进度,致使实际施工人员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又不知晓施工方案内容。电梯公司明知自己无能力承揽电梯改造工程,却随意违法承接工程,组织无证人员盲目施工。生产企业对进入生产区域的外来施工人员,未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名单,办理出入证,管理松懈,管理制度缺失。
案例二中事故原因,电梯土建中,电梯井道位于16楼高度处,对重架运行区域内的井道壁残留凸出长度约80mm螺杆,而对重块在该处与井道壁的间距只有56mm,当对重运行至该处位置时,将撞击凸出的螺杆。安装调试人员在安装电梯设备和试运行前,未检查和清除井道壁内残留物螺杆,造成对重块被凸出螺杆向上撬起,加之对重架上用于固定对重块的压板还未安装,被撬出的对重块脱离对重支架并向井道内坠落,不幸砸中在井道内轿顶的安装调试人员,酿成事故。
案例三中事故原因,电梯公司现场施工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在层门区域操作设置在轿厢内的电梯上行点动按钮、由于点动按钮发生滞阻,轿厢无法停止运行,致其坠落井道,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这几年电梯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作业人员的安全却一直未被公众所熟知,很多公司没有完成完善管理体系,更谈不上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水平较低,往往缺乏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小型维保单位维保价格比较低,迎合某些单位控制成本的需要,导致电梯安全的必要投入不足。低价竞争也滋生了企业的不诚信和不规范,在实际电梯公司安装、维修保养过程中,存在无证人员顶岗作业,现场疏于管理,甚至借证、挂靠、转包、分包、以包代管等违规行为。现场管理不到位,安装维修单位安全职责无明确规定,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教育、安全防护、文明施工的投入不足,不按照施工方案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检查不彻底,隐患整改不及时;监理单位未有效履行监理职责。电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由于安装维修作业人员从业门槛低,安全技能和安全素质不高,加上电梯安装维修工紧缺,经常在职业技能和安全教育培训缺失的情况下上岗。
行政监管部门安全管理较为被动,预判预控能力不足,信息化施工水平低,安全监控手段和技术水平不足,难以把隐患完全消除在萌芽状态。现在政府监管资源还难以满足需要。浦东建设规模逐年扩大,电梯安全监管任务逐年增加,而监管资源受限,与当前电梯安全监管任务中、要求高、难度大的矛盾日益凸显。
电梯安装维修需要在电梯运行空间中作业,存在着对电梯安装维修作业人员伤害危险,安全风险始终伴随着整个作业过程。预防安装维修人员伤害事故发生,安装维修人员除了严格按照电梯作业规程来安装维修外,应对安装维修过程潜在的危险源进行了解,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安装维护过程的安全作业。
电梯的安装维修作业属高空作业,安装维修人员在安装维修作业中存在着坠落伤害的危险;存在着机械伤害,其中最常见为咬入、撞击、挤压和剪切;在安装维修中还会造成电气伤害的危险。三起案例两起是人员高空坠落,一起是高空对重块坠落砸中作业人员,引起的事故。违规、违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三起事故案例调查发现:违章作业是三起事故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第一起案例,4名作业人员在电梯轿顶作业时均未系安全带,且又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第二起案例安装调试人员在电梯调试试运行前,未检查和消除井道壁内残留物螺杆,造成对重块脱离支架坠落;第三起案例施工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在层门区域操作设置在轿厢内电梯上行点动按钮,致其坠落井道。安装维修作业人员的违规违章行为习以为常,对自己违法了也不知晓,对自己作业的专业知识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干活,师傅怎么说就怎么做,安全意识淡薄,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违章。
3 减少电梯作业人员事故的对策和措施
3.1加强安装维修作业人员的培训
只有接受理论学习和培训,获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才允许安装维修电梯设备。从安全角度,安装维修人员需要了解安装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能及时识别这些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从技术角度,只有充分了解了电梯的工作原理,安全技术特点,安装维修人员不熟悉所安装维修设备的性能和要求,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增强安装维修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在安装维修过程中,安装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全意识反映出安装维修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安全意识包括安全风险认识,安全防护装备的配置,安全操作遵章守纪等。大部分事故是由于安装维修人员工作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样做那样做太麻烦,特别是不履行必要的安全程序,最终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显而易见,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可以从根源上消除安全事故。
3.3做好安装维修作业人员防护工作
安装维修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是预防安装维修工作中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个人安全的有效措施,既使事故发生也能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对人体伤害。因此进入安装维修施工现场后,必须佩带安全帽、工作鞋和安全带。由此,就可以把安全维修中伤害风险降到最低,或者万一发生事故时,把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降到最少。
3.4必须加强安全监督的有效性
对每一个安装维修作业人员保持密切的监督,管理单位或者安装维修单位的管理人员在现场安全巡视时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到位,对于在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举一反三,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对于现场安全巡查应标准化、制度化、避免巡查工作流于形式。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经理
联系电话:15216837090
公司电话:021-60766769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