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我国教学仪器行业的探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1-09 11:17     来源:未知 分    享:
 
一、我国教学仪器行业取得的成就
1980年5月我国恢复成立了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1988年成立了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教学仪器设备国家标准有两个,行业(部)标准已达364个。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努力下,目前有半数以上的中学和三分之一左右的小学建立了实验室,上千个县普及了实验教学,全国中小学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超过了100亿元。教育部还组建了全国教学仪器质量监督检测网,有计划地开展常规性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行业评比。自1986年以来,共有103个产品获教育部优质产品称号,有68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2003年全国教学仪器检测平均合格率为85.2%,2004年为88.7%,2005年为90.3%,质量在稳步提高。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制订了全国基础教育各学科和高校物理仪器的研究发展规划,还不定期地开展了优秀研究和自制教具的评选奖励工作。目前,我国已经能生产可基本满足现行教材要求的各种教学仪器,其中有百余种是我国自行研究设计或加以改进的新品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我国教学仪器事业已形成具备一定规模、拥有六百多个教学仪器生产厂、具有自主研发能力、门类多、品种超千、年销售额4亿多元的行业,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各级各类学校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和技术保证,为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国教学仪器行业的问题
(一)教学仪器行业尚未建立真正的市场机制,
缺少公平竞争的环境在财政体制下放以后,由于教学仪器生产厂的主体己变成是地方或学校所有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校办企业,教学仪器购置费也层层下放到省、地市甚至到县,还有数额越来越多的自筹经费。购销双方的这种变化,要求必须承认教学仪器作为商品的属性,为其提供交易市场。但是因为教学仪器用户(主要是学校)面广分散,教学仪器产品多品种低产值,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一品种数量相对地少,欲建立完全意义的商品市场并非易事。我国的教学仪器行业还处在一个发展的初期,不正当竞争还比较严重。这表明我国教学仪器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还未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其最大的问题是教学仪器的最终用户———学校和教师不能按各自的教学实际需要选购仪器。
(二)教学仪器产品的质量存在缺陷
教学仪器产品的质量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从2006年教育部组织人员进行调研的情况来看,还有相当数量的假冒伪劣教学仪器涌入学校,有些产品质量甚至危及到学生安全。以前质量还多数反映在仪器外观上,傻大黑粗,不精致,不美观,但却还比较实用;现在是小巧精致,外观有了很大改善,但好看不好用,偷工减料,该粗的不粗,该厚的不厚,该大的不大,该用金属的材料改为塑料的,仪器不耐用,而且仪器越做越小,演示仪器与原来的实验仪器相当,实验仪器相当于儿童玩具。
(三)教学仪器生产企业素质不高
企业是行业的基础,我国教学仪器企业的前身多半是校办厂,缺少龙头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首先,教学仪器生产企业质量工作基础薄弱,设备陈旧、落后。由于生产和销售能力的限制,企业设备长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致使工艺落后,阻碍产品质量的提高。计量检测手段落后,质检人员水平普遍不高。很多企业不知道教仪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一些企业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但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其次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不足。研发者研制出很有创意的产品,但很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仪器的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注重外观的模仿,看似相同的产品,质量有大的差异。
(四)行业发展的配套体系尚不健全
作为一个行业,除了应有它的骨干企业外,还要有它的管理部门、科研机构、情报信息机构、供销经营体系、质量控制和检验系统等行业配套体系和活动。教学仪器行业虽是教育事业的三大基本建设之一,但起步晚、基础差,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提出和着手建设只是近些年的事,有关的配套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科研、质监和营销体系欠发达。人员大部分是从其它岗位主要是从学校中转移过来的,但是很多人缺少他们现在所从事的管理、科研、生产、经营等工作的专门训练,无论从观念、知识到经验都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三、发展我国教学仪器行业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教学仪器行业的市场机制
应建立和完善教学仪器行业的市场机制,由市场机制来配置教学仪器行业的资源配置,逐步建立起在有效调控下的教学仪器商品市场。要确立教学仪器的最终用户———学校、科研机构、教师和科研人员在教学仪器采购活动中的知情权和决策权,由最终用户的需求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供需衔接,实现基于产品质量上的平等竞争,以进一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和消除不正当竞争。要建立和发展必要的教学仪器零售网点。教学仪器的采购经费应下放到学校和科研机构,由它们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支配使用经费。应完善市场竞争法规,完善知识产权的立法,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力度。
(二)建立和完善教学仪器生产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
政府质监部门和行业认证机构对教学仪器生产企业要常态化开展生产能力的现场考评。通过生产能力的考评,且产品质量安全经有资质的教学仪器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经有关部门认定后,公告入围企业名单及该企业有自主生产能力的产品名单,授予许可证,凭许可证上列明的产品进行生产和上市销售。未取得许可证的企业无权生产经营教仪。要强化市场准入制度,要严格按照法规和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应从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扶植行业中基础好、守信誉、产品质量高的骨干企业,应取消出现过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的生产经营资质。
(三)积极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
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改进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我国企业应将标准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涉及人身健康方面指标的,一定要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为此,生产企业应立即建立标准化管理机构,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主管部门等部门合作,学习研究宣传有关标准。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教学仪器设备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例如语言学习系统、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教学系统等产品,技术上正经历从“模拟”到“数字”的换代阶段。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如松下、索尼、三星、飞利浦、柯达等纷纷将自己的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打入我国。我国企业应直接采用发达国家一些企业标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健全行业的配套体系
教学仪器要成长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就必须加强配套体系建设,而不能仅仅重视生产环节,目前,应加强上游的科研体系、情报信息体系的建设,加强下游的质量控制和检验体系、供销经营体系的建设;应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扶持职能体系的建设、加强行业协会的自律和引导职能体系的建设。应加强教学仪器企业的改制工作,使其从传统的校办企业转型为现代公司制企业,增强其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应加强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培育一批综合实力强的大企业。要培养教学仪器行业的优秀人才,要把一批有教学经验、对教仪设备开发有浓厚兴趣的优秀教师、科研人员引进教育仪器行业中来,鼓励在岗职工提高专业技术工作能力。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经理
联系电话:15216837090
公司电话:021-60766769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