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12-21 15:58 来源:未知
分 享:
新时期要求培养全新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机械人才,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使中职机械教学改变传统的一味灌输式的教学也是大势所趋。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中职机械教学中采用创造性教法,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中职机械教学的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之才。
1 创造性教学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创新势必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淘汰。同样的,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培养创新的人才,是对人才的不负责任,造成人才的浪费。创造性教学,主要提倡的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机械教学课堂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轻动手操作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教学的重难点,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到机械知识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以锻炼,这不仅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利于中职机械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2.1 通过创造性教学实施教学设计
在以往开展的中职机械教学工作中,教师负责传授知识,学生多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进行吸收,学习习惯比较机械死板,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自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学不能致用,在实践中困难重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从教学设计这一环节着手,进行创造性教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例如,教师在对学生绘制五棱柱的三视图进行引导时,可以先用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这种新颖的教学设计,不仅会让学生对五棱柱绘制的过程终身难忘,更会使学生对机械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拿来一个五棱柱的模型进行展示,学生便会对五棱柱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有所掌握;最后,学生可以自主地将五棱柱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绘制出来。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很自然地使学生融入到教学之中,学生也会主动参与,使学生学习新知识感觉很简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提升教学的质量。
2.2 通过创造性教法加强教学交流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尤其课堂上要多互动,才能更好地提升其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然而,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学生与教师有着很强的距离感,相信教师、课本的权威,有问题也不敢提出,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创造性教法,打破了这一局面,使教师与学生更密切的交流。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主动沟通,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测量仪器应用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自主选择一个测量仪器进行探究,来归纳出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在学生的整个合作的过程中,如学生遇到问题时,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把这一探究活动做好。在各小组完成学习测量仪器后,各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教师要对各组的探究成果进行归纳,并有所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予以纠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2.3 利用创造性教法实现教学评价
学生间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展示自身的优点,提升自己的表达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向学生灌输教材的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践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简单评价,造成学生知识的理解不深刻。然而创造性教法,能够将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运用到中职机械教学活动中,可以使所有学生投入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把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促进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研究小零件加工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其进行编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零件加工任务。接着教师引导各组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成果验收,从第一组开始,选取其他一组学生的加工零件,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说明理由。通过小组间的评价,可以看到自身在处理这样零件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下次加以注意。有了创造性教法实现教学评价,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3 结语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中职培养出的机械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得以应用,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建设创新型社会,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