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9-08 18:38     来源:未知 分    享:
 在以往的中职机械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很难将自身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影响到学生就业,同时也制约了中职机械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职机械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 必须采用创造性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学活动的局限,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求。
1 中职机械教学中创造性教法的应用意义
对于创造性教法,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作用,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究、分析、获取、应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辅助的作用,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中职机械教学活动中,通过创造性教法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灵活选择教学手段,在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的发展,使得学生可以在机械课堂上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中职机械教学而言,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通过创造性教法实施教学设计
在传统的中职机械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唯一的知识传授主体,而学生在学习中会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才会进行问题思考、解决,如果教师没有提出问题,学生很难主动的进行问题思考,当学生进入社会后,遇到很多实践性问题,就会感觉十分盲目,不会用学到的知识处理问题。为了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在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从教学设计的环节入手,实施创造性教法,通过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究。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绘制六棱柱的左视图、俯视图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段关于六棱柱左视图、俯视图绘制的视频,在视频中,学生可以详细的观察到六棱柱左视图、俯视图的绘制过程、绘制结果,学生就会感觉到,六棱柱的左视图、俯视图绘制十分简单,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六棱柱实物, 并让学生根据实物填写相应的左视图、俯视图绘制模板。学生通过之前的视频观看,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但是当教师让学生根据实物进行模板填写时,学生才发现,自己还没有真正的掌握将具象物体转变成抽象理论知识,为了更好的理解这部分知识,学生就需要更加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究,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2 通过创造性教法加强教学交流
在中职机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性教法,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与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使其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思维启发,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如在测量仪器应用这部分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要求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选择一个测量仪器进行研究,让各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该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当各组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后,由小组长上台汇报展示自己组的学习成果,并与其他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承担指引的角色,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问题后,教师要给予其相应的引导,激发其思维,促使学生更加顺利的进行知识探究。在整体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对学生探究中存在的不足、错误进行弥补、改正,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更加健全的知识体系。
2.3 利用创造性加法实现教学评价
在中职机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方式对自己、他人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感悟,促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操作中。如在加工轴类零件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零件加工任务。随后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编号,从1 号小组开始,随机抽取其他组学生加工的零件,并对其进行评价,包括长度、内径、外径、深度、圆度等方面的偏差,同时学生还需要给出自己的评估依据,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对零件加工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机械生产制造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市场对于技能水平良好的机械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中职院校是培养一线机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必须在机械教学活动中,创新教学活动,实施创造性教学,促进学生对机械知识、实践操作技能的理解,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经理
联系电话:15216837090
公司电话:021-60766769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