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分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8-17 15:12 来源:未知
分 享:
《电机及拖动基础》是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主要研究电机与电力拖动技术,在电力拖动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电机,因此该课程从使用的角度介绍直流电机、交流感应电机、变压器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同时对机械特性、主要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在电力拖动部分,主要研究直流电机与交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等性能。本课程具有专业性质,讲授的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因此,不仅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学习这门课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电机及拖动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要抓住本质和精髓的东西,为深入学习《电机及拖动基础》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本文就笔者在讲授《电机及拖动基础》这门课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同时结合普通本科院校的特点, 对该课程的改革提出几点措施:
1. 对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进行调整
1.1 教学大纲的修订。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行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所必需的能力为依据,在强调知识够用的同时,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重视实用性。按照这一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教学大纲采用模块式。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安排理论课由原来的90 学时缩减到72 学时,实验课由原来18 学时增加到36 学时,注重实践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2 授课内容的调整。电机与电力拖动的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型电机问世,而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科最新技术动态及发展状况,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介绍最新的技术情况及发展趋势,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国内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性能电机的控制、维修及使用人才需求旺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室,开设课程实验和创新性综合大实验,使学生对课堂讲授的内容加深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
2.1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主要依靠板书讲授 ,这种方法效果不是太理想,既耗时又费力,而《电机及拖动基础》这门课有很多理论公式推导,介绍电机结构时又有很多插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写板书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对电机内部结构的了解也不够直观。因此,引进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改进教学手段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通讯技术和传媒手段发展非常迅速,促使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授课教师在课前应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例如将电机的内部结构做成动画,吸引让学生的注意力,用VBASIC 编程,将电机的机械特性、工作特性等的特性曲线绘制出来。
2.2 改革后的效果。2.2.1 提升课堂质量。使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以前学生在学《电机及拖动基础》这门课时,由于对电机的结构了解不够直观,感觉学习难度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电机各部分结构以动画形式播放,使电机的各部分分解开,放大,学生便可以清楚直观地了解电机的内部构造。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使对电机特性的研究变得尤为简单。
电机特性的方程式较复杂,而且多为非线性,过去都是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但有些同学的数学基础较差,有时就听不懂了,这样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就渐渐的消失了。改革后采用软件的方法对特性方程进行编程,对应不同的参数可以作出不同的特性曲线,再对特性曲线的特点进行总结,使学生易学易懂,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2.2 提高课堂的效率。采用多媒体与传统的授课方法相结合后,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有些同学上课时很认真做笔记,特别是教师补充的内容。但由于写字较慢,通常顾了做笔记就顾不上听课,往往一节课下来,笔记做了不少,但脑子里留下的知识却不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时,学生不用做笔记,只须认真听讲,课后将电子教案 COPY 过去,复习时就有了参考,减轻了学习负担。此外,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使每节课的信息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可以解决课时不够用的问题。
3. 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的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平时成绩占30%,期末试卷成绩占70%。分数高低成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这样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旷课或上课不认真听课睡觉、玩手机,但是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或考试中作弊,会在考试后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这些现象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远离了考试的初衷。
改革后采取多环节考核方式,这种方式侧重于对教学过程的管理,不再像传统的考核方式“ 一张试卷定成绩”,而转变为综合课程全程的考核。在每个教学项目之后,约每四周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项目考核来检验学生对所学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客观评价学习效果。期末再以答辩的形式对学生整个学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一次检测。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新的方法手段,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