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机械设计合理化分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6-30 19:31 来源:未知
分 享:
随着建筑物楼层的增高,可用面积的日益减少,电梯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由于电梯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不合理性,电梯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这引起了社会关注。对电梯系统而言,电梯结构的合理化设计十分重要,直接对人们电梯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在整个电梯能源安全运行方面占据着基础性作用。基于此,为了从根本上改造电梯,使电梯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用户,加强对电梯机械设计合理化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电梯机械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在结构上,电梯机械主要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电气系统,另一部分是机械,有些电梯机械还会增加安全保护系统。首先,电气部分仍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电气控制系统与电力拖动系统。其次,机械部分主要包括安全保护系统、门系统、曳引系统、导向系统、重量平衡系统、轿厢系统等。
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电梯一般存在两种工作模式:一是升降,二是维护。本文将1:1 饶绳电梯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电梯升降过程的原理为:首先,电梯的电动机牵引并带动曳引轮产生运转动作,当电动机发生变速转动时,曳引活动由减速器代替产生联动,带动起引轮运转。在曳引轮与曳绳相互摩擦的作用之下,彼此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牵引力,进而使电梯完成升降动作。另外,在电梯的维护系统中,其维护工作主要体现在电梯发生故障时,对电梯系统进行定期的养护或是有关人员进行及时抢修,促使电梯一直保持在良好运行的状态之中。
2 电梯结构的安全性分析
作为建筑物的乘运工具,电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但与此同时,也很有可能伴随着使用者的人身性安全,以此为依据,电梯的安全性是设计者、建设者、使用者最应当重视的问题。一般而言,常见的电梯的事故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蹲底下,二是冲顶。在最近几年,溜梯事件与门系统失灵事故也时有发生。冲顶事故表现为电梯缓慢上升到井道顶部,但不下降。溜梯事件则相反,电梯会突然不受控制的下滑,此时,下滑的速度很有可能越来越快,进而发生下坠撞击,到底底部后就容易发生蹲底的情况。很显然,电梯的控制系统十分重要,而对该系统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部件则为制动器,制动器能够对电梯的启动与停止等状态进行控制,与电梯的良好运行及性能具有密切联系。
当制动器发生故障时,其原因主要是由机械故障与电气故障引起。对制动器而言,若长时间缺乏检修和维护,就会导致制动器出现粘连与接触不良的情况,进而降低接触效果,制动器时好时坏。此时,制动轮与制动器件之间还会发生摩擦作用,进而产生器件磨损与消耗,对制动器的作用效果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导致电梯出现故障或停止运行。
3 电梯机械设计中各系统问题及合理化分析
3.1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的组成结构构成包括导靴、导轨架、导轨三部分,相应的功能是确保电梯能够按照正常的轨迹进行来回的运行,以此避免电梯被使用时,发生过多的振感。电梯中导轨的强度是提升用户使用舒适感的因素之一,在轿厢安全与稳定性方面能够起到关键作用。
当发生紧急情况,安全钳类制动也可以在导轨的作用下,避免电梯坠落,对电梯的升降方向进行控制。另外,在电梯设计中,井道一般会安装四根导轨,其中两根应用于轿厢导向,另外两根应用于重架导向。
3.2 重量平衡系统电梯机械中的重量平衡系统,主要是用于维持电梯与厢内重量的平衡,对整个系统而言,电梯的平衡感十分重要,在重量平衡系统中,主要装置具体包含补偿装置、补偿链条、对重装置等。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导向轮与曳引轮会产生牵引作用,平衡系统也会通过重钢丝绳,将轿厢直接进行连接,以此实现电梯运行的平衡。另外,补偿链也具有维护电梯平稳运行的功能,当电梯的曳引高度超过标准限度范围内时,补偿链可以对补偿钢丝绳的差重进行补偿。此时,需要对电梯的额定载荷进行合理设置,还要对载荷的要求进行严格遵守。
3.3 曳引系统曳引系统的功能就是,对轿厢及时提供来回与上下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与可靠的运输服务。在该系统中,其主要部分包含了曳引钢丝、限速轮、导向轮、曳引机等。其中,曳引机在电梯机械中起到引擎的作用,可起到提供动力的作用,属于曳引系统的核心性与关键性部件。在曳引轮机的牵引下,轿厢被提供了运行动力,以此按照指令完成相应的运输服务。另外,基于电机类型的不同,曳引机也被划分为不同型号,使用较多的为直流与交流。根据电梯运送速度的不同,曳引机也在速度上分为低速、快速、高速与超高速四个档位。另外,基于电梯结构形式以及减速方法的不尽相同,曳引机也被分为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区别就在于有齿轮与无齿。
3.4 轿厢系统电梯中的轿厢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将货物与乘客运送到高层,该载体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轿厢体,二是轿厢架。其中,轿厢体在构成上较为复杂,其组成部件包括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轿厢架主要负责的工作为承载与承运。在轿厢架上,设计者通常会安全拉条,拉条的作用就是防止轿厢发生倾倒,提升电梯使用时的刚韧度。
另外,轿顶一般会设置有照明与检修装置,轿顶会设置有安全窗,一旦存在意外或危险情况,相关人员可以及时进行紧急救援。轿底的作用的对货物与乘客进行支撑,轿厢一般会设置有称重设备,当电梯的容量超出限度,报警器会启动。在轿顶与轿底的中间位置是轿壁,主要起到的是连接作用。在轿壁的背侧会设置有加强钢筋,以此对电梯的机械强度进行加强。
3.5 门系统近年来,电梯井道坠落的事故新闻屡见不鲜,该类型事故的引发,与电梯的门系统设计具有密切关联。门系统构造相当复杂,在整个电梯稳定性、安全性能当中,处于保障性的地位。门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开关门,二是厅门,三是轿门,四是保护装置。当电梯处于运行状态时,在启动之前,门系统当中的厅门与轿门能够起到保持关闭的状态,此时的厅门被要求设置门锁,以避免使用者提前进入到井道,进而防止发生电梯坠落事故,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4 结论
为了设计出合理科学的电梯,尽量减少电梯故障的发生,本文将电梯机械设计合理化分析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对电梯机械系统组成及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导向系统、重量平衡系统、曳引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等系统合理化设计方面做出系统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电梯机械的设计、制造与安装是一项复杂的过程,由动力系统与开关控制系统构成。为了从根本上提供电梯的安全性,就必须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电梯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电梯机械设计合理化分析与研究,使电梯真正为人民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