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方法探讨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6-19 10:51 来源:未知
分 享:
汽修专业教学,是我国职业教学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目标是为了向社会汽修领域不断输送优秀的汽修专业人才。特别是在机动车持有量逐年攀升的前提下,汽修行业的改革,是确保民众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理实结合,一体化的教学策略显然最为有利,因此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文章中也将以此为主题展开讨论。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汽车的检测及维修,是我国汽修行业各个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特别是在社会机动车持有量越来越高的时代,汽修行业的专业性,甚至影响着民众的行车安全。因此为了确保汽修行业的发展,为了提升行业人才的专业性,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我国职业院校是实施汽修专业教育的主要平台,也是向社会输送汽修人才的主要渠道,所以要从根源上提升人才质量,就必须要才从这一阶段开始。就目前的汽修行业教学概况来看,虽然始终在强调一体化的教学,但是实质上理论与实践脱离、双师型队伍建设不被重视以及教学氛围松懈不紧张等问题始终存在,显然是对汽修教学最为不利的要素,只有深入思考改革策略,才能够真正确保一体化教学的优势体现出来,让学生更好的使用行业要求。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1.注重理实结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验证理论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这在教学领域当中一直是不可否认的实施,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更是最基本的原则。汽修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一部分,实践更是决定着学生能否养成该行业专业工作所需的技术技巧。两部分缺一不可,当前最大的问题,是许多教师并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理论教学通常是前置的,而实践教学则是在理论教学完成后再去开展的,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忘记相关的理论内容,在实践时又要去查书,这会严重影响教学效率。教师为避免这样的问题,就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微课教学便是有利的促进理实结合的手段。教师可以把技术要点集中在微课视频中,结合操作示范,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以视频为基础,温故理论知识,并且根据视频引导去逐步熟悉操作技巧,这样才保证学生的技巧更加纯熟,操作更加熟练,这是理实结合最大的好处,对于汽修这一类实践科目来说更为重要。
2.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汽修专业的学生不同于传统院校的学生,其学习是以就业发展为目标的,即是说这一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比传统院校的学生更早适应就业环境,所以如果教师队伍都是师范方向的,专注于专业理论与技巧研究,却并不具备实际的就业工作经验,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即是说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学习、技巧的实践以及在校外企业实训的监督,可以由校内的教师来负责,但是学生校外实训时的指导工作,应当由企业内具备多年工作经验、了解行业趋势且综合素养优秀的资深员工来担任,校内的教师,与校外的教师,协同构成“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过渡,是最为有利的,在这样的教师队伍引导下,即便学生毕业,也会很快的投入就业环境,不会有难以适应的问题出现。
3.给予思想激励,避免学生松懈
职业教学的环境,不同于传统高校教学环境,在职业教学环境下,校内学习的整体氛围是不像传统院校那样紧张的,长久处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是很容易松懈的,降低了自我要求,后续的学习也必然不会得到好的成果。但是无论处于怎样的教学氛围下,我们都需要面对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就是在步入社会后,我们都需要面对无比激烈的竞争,如果安于现状,对于知识学习及技术训练敷衍了事,那么后续需要付出的代价,有可能是一生的前途,因此校方必须要积极的开展行业就业经验分享以及思想激励的活动,例如在学生的实训过程中,可以开展企业员工经验分享的讲座,让汽修行业从业多年的员工来用自己的实际经验告诉学生,这个行业对于员工的专业技能要求是否是学生敷衍了事便能达到的,行业生存的现状学生应当怎样去适应等等。调动其学生的紧张性,学生自然会开始努力完善自身。
三、结语
在社会机动车持有量越来越高的时代下,汽修行业在当前的社会中,显然是受到广泛重视的热门专业,为了培养更多符合行业要求的专业人才,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校方与教师都必须要积极改革教学思想及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未来在行业当中有更好的发展,成为更专业的汽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