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5-25 14:18 来源:未知
分 享:
高职院校实训室承担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因此,实训室在高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职院校积极重视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以提高实训室的利用效率。但是,由于受传统实训室管理的影响,高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在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实训课程体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部门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首要工作。研究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不仅能够加快实训室建设,提高实训室利用效率,而且对高职实践教学的开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内容
( 一) 实训室设备建设与管理。高职院校实训室设备建设与管理主要包括实训室消毒设备、实训室清洗设备、实训室制样设备、实训室分离设备、纯化设备、加热设备、干燥设备、反应设备、气体处理设备、制冷设备、机房等设备的建设与管理。并且,高职院校应确保实训室设备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并解决实训室设备的故障。
( 二) 实训室人员建设与管理。实训室人员建设与管理主要包括实训室教师、实训室技术人员、学生以及实训室协管人员的管理。其中,实训室教师主要负责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开展。实训室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设备维护管理并协助教师的实训项目。实训室协管人员主要负责实训室的卫生清洁工作和环境维持工作。实训室人员建设与管理应确保实训室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到人。
( 三) 服务社会。实训室的实训资源能够有效服务社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高职实训室应积极向社会开放,针对社会企业的不同项目开设培训班,与企业共同攻克技术项目,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另外,高校实训室向社会开放能够为社会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场所,保证企业人才培训的开展,进而提高企业员工质量,实现企业发展。
( 四) 安全建设与管理。安全建设与管理是实训室的重要工作,高职实训室应加强安全建设与管理,确保实训室的安全性,避免实训室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而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学校的财产安全。具体来说,实训室安全建设与管理主要包括防电、防火、防盗、防毒等工作,要求学生和教师正确使用实验设备,避免错误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并且,学校实训室管理人员应做好实训室安全应急工作,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来应对突发的安全事故,尽可能降低突发安全事故的危害。
二、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 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问题。一是实训室重复建设。
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水平较低,规模较小,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有些高职院校的财金信息管理专业的实训室建设与经济贸易专业的实训室建设内容重复。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建设十分简单,只有一些基本的实验设备,实验室资源难以满足实验要求; 二是实训室建设落后。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学校出现了很多新兴专业。而新兴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先进的实验设备。但是,很多高职实训室的实验设备陈旧,缺乏自动化的配套设施,难以满足新兴专业实验教学的需求。另外,还有一些高职实训室的教学仪器落后,模拟仿真程度不够,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三是重视实训室建设而忽视实训室管理。很多高职学校只重视实训室的建设,购置先进的实训室设备,并扩大实训室规模。但却忽视了实训室的管理,导致很多实训室都处于闲置状态,实训室资源浪费严重。
( 二) 教师队伍问题。一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数量不足,在扩招政策下,高职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教师数量增长较慢,教师数量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缺乏自我学习、开展科研项目的时间,严重影响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是高职院校的高学历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不少本科学历的高职教师,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动手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高,严重影响实训教学的质量。并且,很多高学历的人才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待遇不满,经常跳槽,高职院校教师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三是缺乏双师型教师。大多数高职教师长期采取理论灌输的教学方法,对专业理论知识的了解较多,并且,这些教师长期从事高职教育,缺乏对现实经济发展与行业发展的了解,专业操作能力不高,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指导; 四是兼职教师不稳定。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大多从其他学校引进,而很多兼职教师因为高职院校的待遇不高而采取临时兼任的方法,兼职教师缺乏稳定性。
三、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 一) 创新科学的实训室建设管理系统。一是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建设实训室,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践需求来设置实训室,要求实训室与学生的实践学习相符合; 二是高职院校应积极成立实训指导机构,建立实训委员会制度,设置专门的实训委员会负责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对实训室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并且,实训指导机构应对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提出相关的建议,优化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方式; 三是高职院校应不断优化实训室建设的质量,加强对实训室的质量管理,明确实训室设备的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并加强对实训室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实训教学质量。
( 二) 完善实训室运行机制。一是高职院校应积极建设实训团队,提高实训教师质量。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实训教师,提高实训教师的质量。并且,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企业经验丰富的人才担任兼职实训教师,加强对高职实训的专业化指导。另外,高职院校应积极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引导现有的实训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和锻炼,使实训教师学习先进的行业技能,提高实训教师的实践能力; 二是高职院校应积极完善实训室经费保障机制,设置专门的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经费,确保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且,高职学校应明确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经费的具体用途,确保经费真正用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
( 三) 提高实训室人才培养质量。一是高职院校应积极创新实训教学模式,开放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机会,鼓励学生能够自主运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锻炼; 二是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应加强对实训室使用的规划,不仅要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训室,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实训室的课下使用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实验,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三是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实训教学考核,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协作能力等作为实训教学考核的重点,强调学生实训能力的提高。
( 四) 强化实训室安全保护。一是高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人员应积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将危机管理渗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及时防范实训室的安全风险,避免安全事故; 二是高职实训室管理部门应积极优化内部管理,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及时发现各岗位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加强对实训室的安全保护; 三是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实训室安全事故预演活动和实训室安全讲座,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及安全自救能力,提高实验实训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