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领域的发展有较大的提升。然而,传统的电气传动系统在日常使用期间显现可靠性较低,使用期限比较短等缺陷。随着不断对该领域的开发研究,逐渐将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的单片机技术应用到电气传动系统中,单片机技术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涵盖多种功能作用,应用范围非常广,如电气设备、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实时监控系统、家用电器等。电气设备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当中电气设备占据重要性地位。尽管传统的电气设备能够广泛应用在生产阶段,然而由于该技术在控制电路当中存较多的触点,使得线路在实际运行期间具有较差的可靠性,明显降低其使用期限。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当中应用单片机技术,可以简化该系统的操作步骤,确保其可以安全稳定地运行,全面服务于工业行业和电子领域等。
1.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技术的应用
1.1 单片机技术
单片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产物,它将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I/O)、定时/计数器等集中在一片集成芯片上,能够发挥出计算机的功能,与其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具有性价比高、运行速度快、体积小、稳定可靠、通用性强等突出优点,可以满足各个领域的安全使用。单片机CPU的组成部分为控制器及运算器,其中控制器可以测试和译码内存当中的指令,在此基础之上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对输出输入设备,内存以及中央处理器之间的数据方向能够进行控制和指挥;在中央处理器在内存读出指令时,可以使用数据寄存器以及地址寄存器等。运算器主要是对系统内部的各项数据进行运算,同时测试逻辑条件等。在执行运算器时,主要是通过控制其的信号进行指挥,在出现运算结果之后,逻辑器就会相应出现判决。
按照单片机的中央处理器架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harvard结构和princeton结构,前一种程度储存和数据储存是分离储存空间,后一种属于程序储存和数据储存是相同储存空间。单片机当中的主要功能为控制功能,通常都是使用harvard结构。
1.2 单片机的技术发展
单片机诞生于1971年,经历了SCM、MCU、SoC三大发展阶段。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4位的,此后在Intel8051单片机上发展出MCS51系列MCU系统。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直到现在还在广泛使用。随着工控领域发展要求的提高,开始出现16位单片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单片机技术飞速提升,随着Intel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进入主流高端市场。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有巨大提高,处理能力比80年代提高数百倍。高端的32位Soc单片机主频能超过300MHz,性能直追90年代的专用处理器,在性能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价格却大幅下降。
现阶段,单片机系统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的专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一些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系统。
1.3 信息化时代下的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传动主要是指通过电动机将电能向机械能转化的过程,能够为生产机械提供较大的动力,主要是为了使机械全面替代人工。电动机具有较大的电机效率,属于经济性运转方式,并且在电能分配和传输方面存在较大的便利性,便于控制。随着电气传动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已经成为大部分机器的传动方式,能够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功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大多数工业国家都将工业化逐渐转向信息化,信息化产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工业化产业的基础性内容就在于电气传动。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当中,数据通信和数字控制已经成为其主要手段,能够逐渐替代直流传动。因此,电力传动技术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为工业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化技术。
2.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单片机技术的实际应用
2.1 控制系统
单片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接口电路,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在图1当中可以看出,控制电路的主要组成为单片机系统电路;主电路的组成部分为滤波电路,整流电流以及H桥等;接口电路主要是对电路当中的信号传递行为进行控制。显示器与键盘之间在交换数据时主要是利用串行总线实现,这样能够控制显示部分。80C196主要是单独控制部分的内容,因为伺服系统当中的电流控制调节器存在较大的计算量,并且具有较短的周期。因此系统需要使用十六位地址数据总线,能够加强系统的吞吐能力,也使得两个存储器使用相同的地址。

图1 控制系统原理图
2.2 软件系统应用
(1)开发程序:在汇编语言当中的难点主要是在于处理数据集,由于在汇编语言期间处理数据主要是按照单精度的浮点进行运算,在开发单片机时,由于程序复杂性的不断提升,相应提升了对算法精度的要求。C963系列在运算单精度浮点时给予支持,可以应用在较多场合。在算法方面,现阶段已经存在较多的C程序可供选择,因此不需要进行单独开发。如果是通过汇编形成的代码能够短于C96程序编译的代码,因此不需要对其进行独立开发研究。所以,在实际开发单片机时,常常会出现C模块和汇编模块之间互相调用情况,如果出现以上现象,则需要注意是否牵扯到数据传递的情况。
(2)改进算法:在计算电流环和转速时,存在某些计算不涉及到浮点运算,因此,在计算期间只需要考虑转速调节器。因为其主要是使用转速编码器进行转速信号的采样。转速值需要设定为整数,因此在跟踪精度时需要考虑转速编码器的精度。如果将固定时间的间隔设置为M,如果M逐渐变小,则转速值大小可以按照使用脉冲数。由于控制器输出和出入的数值都是整数,因此为了控制转速环,只需要将调整相应参数就可以实现。
2.3 系统头文件应用
该文件主要是各个功能寄存器和端口寄存器所相对应的物理地址。研究人员为了全面发挥出单片机的功能,需要将单片机的系统头文件进行精确定制。针对96系列的单片机来说,存在较多的型号,并且各个型号之间的功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涉及到较多不同类型的头文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改变单片机的型号,在移植程序时可以利用头文件转换方式实现,这样就可以不断提升开发研究速度,有利于程序移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带动了工业化企业的发展,特别体现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当中。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问世,逐渐应用在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当中,可以提升控制线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还可以在对单片机的运行程序进行改变,这样能够满足不同电路控制的要求。在未来的技术发展领域当中,将会逐渐提升控制电路的复杂性,相比较于传统的控制电路,单片机的优势特点将会在控制电路的实际应用当中逐渐体现出来,可以预见的是,单片机在未来发展行列当中将会不断朝着多集成部件,高应用水平以及较多功能发展,在工业领域和电子领域当中得以广泛应用,不断体现出单片机的优势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