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分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8-04-04 18:24 来源:未知
分 享:
鉴于液压系统所具备的重量轻、体积小、功率大等众多优势特点,其目前已经在机械设备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并且其还可被用作传动装置,应用途径十分广泛。液压系统是机械设备系统中最核心的一项构成内容,其实际运行情况将会直接决定着机械设备的应用效果,一旦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状况,便会导致设备暂停运行,使得企业将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就针对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常见故障分析
目前在所常用到的液压机械系统当中,所经常出现机械故障问题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种:
⑴泵中断供油、 油箱液位面过低吸油难度加大、油液粘性国强、泵转向错误、接头亦或是密封处出现泄露、泵阻塞或损坏、油温过高、泵补油量过小、溢流阀调定值过小亦或是失去作用、阀工作丧失效果导致系统压力严重不足。
⑵冷却器发生阻塞、内部泄露现象严重、油体粘性过强、泵维修处理后性能较差且油液位面过低、摩擦损失情况严重。此外,液压系统零部件由于温度过热而发生膨胀,导致相对运动零件的原有配合间隙遭受破坏,摩擦阻力进一步加剧、液压阀门卡堵,润滑油膜稀薄,机械磨损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泵、阀门、马达等部件出现严重磨损而面临报废处理。
⑶由于泵本身的原理和加工装配错误导致故障现象,控制阀心出现振动、在转向过程中因为油液本身的惯性作用导致流量及压力产生波动现象。
⑷由于摩擦阻力改变、润滑效果不佳、压力脉冲过大亦或是系统压力过小、空气侵入内部、阀门发生故障隐患、严重泄露现象、因烧结导致执行部件运转效率下降亦或是完全不再转动。
二、诊断技术研究
(一)仪器诊断技术
依据液压系统本身的流量、压力、温度、泄露、噪音等现象,再借助于仪器来进行计算与显示,从而获得最终的判定结果。较常用到的诊断仪器就包括了专用仪器、通用仪器、综合一起等多种类型。诊断方法则包括由声学诊断法、震动诊断法、铁谱记录法等,以铁谱记录法为例,其主要是采用对铁粉图谱的分析,依据其对磨损铁粉的记录情况来了解到液压系统的故障现象及位置,并由此实现在线检测与预防。
(二)主观诊断技术
这一诊断技术即为相关的液压机械设备维修人员采用常规诊断仪器,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与实际情况来评判故障问题的发生原因及位置。这一诊断技术实际操作起来较为便捷,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即可靠性相对不高,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单定向分析方法。其中主要就含括了参数测量、直觉经验、逻辑分析、故障树评估、排除法等。
⑴参数测量。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对系统回路当中所需求点位置的工作参数进行测量,使之能够和系统工作的正常水平相对比,从而便能够将参数的正确与否,以及故障问题及其所在位置便可作出评判,较适宜被应用在定量预报、在线监测、潜在性故障诊断等多个方面。
⑵直觉经验。这一方法主要是指通过维修人员的个人经验与感受,利用听、闻、看、摸、问等方式来对故障问题的发生原因做出评判,①听马达与泵的运转有无异常声音、软管和弯管是否存在振动现象、溢流阀有无刺耳细声;②闻油液有无出现变质、轴承及油泵烧坏等现象;③看元器件是否出现了动力不足、速度异常等情况,并检查器液位面高度、油液质量及是否出现了泄露现象;④摸系统元器件的受冲击、油液温度、振动频率等情况;⑤问有关设备操作人员,液压系统的日常工作状况、元器件是否出现过异常、设备维修保养及发生过的故障现象。
⑶逻辑分析。这一方法是依据系统、元器件、设备这三方面的逻辑关系与实际的故障情况来展开分析,利用对液压原理及元器件构造的研究来展开逻辑研究,从而寻找到故障问题的出现位置。
⑷故障树。这一方法即为对系统实施故障树逻辑图分析,将系统故障绘制于故障树顶层,依据每一处元器件位置的故障情况来明确出最终的整体故障。这一方法主要是被用在一些规模较大,且比较复杂的系统故障诊断过程中。
(三)智能诊断技术
通过对人体脑部机能的模拟来快速获得有关信息,并进行信息传递、处理与利用,应用大规模的专家经验与诊断方法,来甄别并预测诊断对象。当前应用与研究较多的智能诊断技术有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能够促使故障诊断达到更高的智能化程度,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结束语
总而言之,液压机械系统对于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并且这同时也是保障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关键构成内容。一旦液压系统发生故障现象,便会导致核心系统瘫痪,进而使得生产作业难以正常开展,企业也将面临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此,就必须针对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加强改进与创新,及时对系统故障做出准确诊断,而后依据诊断结果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将故障的危害性尽可能的降至最低,确保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促使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