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教学课程是一门有别于其它学科实验课。相比于一般的物理化学等实验课, 家电这门课却有其固有的特点,家电维修教学的结果在意识中往往无法事先确定, 也往往不具有明显的验证特点。尤其是对有故障的电器进行修理时,由于电器故障及原因的多样性, 不能在意识上事先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而家电维修教学中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就是实际的动手维修。因此, 在家电维修教学过程中, 实践技能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家电维修实践教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家电维修专业是大多数中职院校所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然而, 当学生们谈论起学习家电维修专业的效果和兴趣时, 往往感到操作起来足无从下手, 该专业理论性较强, 理论与实践无法结合到一起。因此, 在家电维修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1学习家电维修的兴趣不高家电维修专业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比较多, 使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再加上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学习效果也普遍较差。因此, 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特别重视对中职学生家电维修专业兴趣的培养, 并且积极研究和思考培养中职学生家电维修专业兴趣的有效教学的方法, 以提高中职院校家电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
1.2没有充分的考虑中职学生的特殊性和普通中学生相比, 相对而言, 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要差一些, 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一部分学生认为以后出路在于学习的好坏, 因而这一部分学生很下功夫的学习; 而另一部分的学生认为以前就没有把知识学好, 基础差, 再学也是白下功夫, 因而放弃了学习, 这些情况给中职院校的家电维修专业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 中职家电维修的教学与专业课程是结合紧密的, 需要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才能达到学用相长的目的, 这样给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2、加强家电维修教学实践技能培养的有效措施
家电维修的学习除了需要教师具有过硬的操作基本功外, 更重要的是加强家电维修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安排好学生实习操作课题的内容的同时, 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扎实地掌握好家电维修操作技能。要想做好家电维修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工作, 应当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电维修是一门来源于生活, 而又服务于生活或生产的学科, 尤其是该专业的学习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直观的现象。因此, 家电维修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将家电维修知识生活化, 尽可能的运用中职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 使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察中, 认识现象和规律, 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 让学生悉心观察并且发现问题,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对有故障的电器进行修理时, 学生会在充满困惑和矛盾好奇的情绪下, 趋使学生主动的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进而提高其自主学
习能力, 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在逐步培养自身的创新的同时,探究规律, 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学习
由于家电的种类繁多, 其电路复杂,功能各异, 需要维修的故障更是多种多样。而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较难的故障, 势必使学生望而却步, 甚至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首先让学生接触一些简易并且能够立即动手维修的故障, 让学生们通过实践, 熟悉了基本工具的使用以及基本修理操作方法。这样, 使学生感到新鲜得同时, 又能并且立竿见影, 树立信心, 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接着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通过对疑难故障的修理, 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育旨。
培养技能, 举一反三
家电维修技能的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学生分析问题方法的培养。教师在传授分析方法的同时, 还要注重不能局限于抽象的讲解, 需要举一反三, 将知识融会到具体的分析中去。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维修能力,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