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实验装置,采用挂件结构,可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进行自由组合,故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综合性能好,能在一套装置上完成《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系统》、《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电机控制》及《控制理论》等课程所开设的主要实验项目。荐实验包括控制电路( 弱电) 实验、控制电路加主电路综合实
验、新器件特性实验及其驱动与保护电路实验三部分。
1、功能概述
1.1控制电路( 弱电) 实验
控制电路主要为主电路提供触发脉冲,根据不同需要可提供触发脉冲控制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在DK03挂箱中布置了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单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西门子TCA785 触发电路,用来给单相电路提供触发脉冲。DK04挂箱为三相晶闸管触发电路,主要为三相电路提供触发脉冲。
在这一部分厂家推荐了四个实验,分别是: 一、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 二、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三、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四、西门子TCA785 集成触发电路实验。实验目的是熟悉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掌握触发电路的调试步骤和方法。主要任务是用示波器测量,观察,记录各观测点的波形。
1.2 控制电路加主电路综合实验
这一部分推荐了十二个实验,分别是: 五、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六、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七、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八、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九、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十、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十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十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1) ; 十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2) ;
十四、单相交流调功电路实验; 十五、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十六、直流斩波电路原理实验。
这部分实验的目的为: 加深理解整流、逆变、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带电阻负载,电阻电感负载,带与不带续流二极管时的工作情况。主要测量不同触发角时( 如30° 60°90° 120° 150° 180°) 输出电压的大小,测量不同触发角时负载两端及晶闸管两端的电压波形。随着触发角的增大输出电压逐渐减小,通过触发脉冲移相来改变输出电压。
1.3 新器件特性实验及其驱动与保护电路实验这一部分推荐了两个实验,即十七、SCR,GTO,MOSFET,GTR,IGBT 特性试验,其目的为掌握各种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特性及其对触发信号的要求。主要调节、观察、记录给定触发电压Ug,调节过程中回路电流Id 以及各器件的管压降Ur。; 十八、GTO,MOSFET,GTR,IGBT 驱动与保护电路实验,其实验目的为: 理解各种自关断器件对驱动与保护电路的要求,电路结构及特点; 掌握由自关断器件构成PWM 直流斩波电路原理与方法。DJK12 挂件是功率器件驱动与保护电路试验箱,可
拖动直流电机进行调压调速实验。挂件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PWM 信号与发生电路( PWM) 、GTO 驱动与保护电路( GTO) 、GTR 驱动与保护电路( GTR) 、MOSFET驱动与保护电路( MOSFET) 、IGBT 驱动与保护电路( IGBT) 。
PWM 波形发生器是为新器件驱动电路提供PWM 波形,其工作原理是由SG3525 为核心的PWM 发生器。实验时,把PWM 波形发生器的输出接至各驱动电路输入,用示波器在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观察相应的驱动波形。用纽子开关进行切换,可选择高频和低频的PWM 波形,高频档是为MOSFET 和IGBT 驱动电路所用,频率调节范围从2 ~ 10k,低频档是为GTR 和GTO 驱动电路所用,频率范围从200 ~ 1000Hz。通过调节电位器W1,可对频率进行调节; 输出PWM 波的占空比由电位器W2 进行调节。在驱动电路正常工作后,将占空比调小,然后合上主电路电源开关,再调节占空比,用示波器观测,记录不同占空比时基极的驱动电压、自关断器件管压降及负载上的波形。测定并记录不同占空比a 时负载的电压平均值Ua。
2、实验安排与实施
2.1实验安排
该实验台功能强大,可开出的有关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很多,而一般说来,学生的电力电子技术试验课程大纲实验课时有限( 一般为8 ~ 10 学时) ,我们选择五次典型实验作为必修,如: 一、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二、单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四、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五、SCR、GTO、MOSFET、GTR、IGBT 特性实验。其他未选中的实验采用开放性实验的形式供有兴趣的同学自主选择。利用晚上和周日的时间进行实验室开放,由同学们自主选择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受益面,又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起到了好的效果。
2.2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准备即为实验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每次实验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验质量和效率,否则就有可能在实验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验要求,甚至有可能损坏实验装置。因此,实验前应做到:
(1) 复习教材中与实验有关的内容,熟悉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
(2) 阅读不同类型实验的相应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和内容; 掌握本次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 写出预习报告,其中包括实验系统的详细接线图、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等。
(4) 实验中使用的最关键性的仪器为示波器,实验前应首先学会示波器的使用,能进行熟练操作。
2.3 实验实施
在完成理论学习、实验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实验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实验开始前,对学生的预习报告作检查,要求学生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验。
(2) 对实验装置作介绍,要求学生熟悉本次实验使用的实验仪器、设备,明确这些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3) 按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实验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以保证实验操作协调,记录数据准确可靠,各人的任务在实验进行中实行轮换,以便实验参加者能全面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
(4) 按预习报告上的实验系统详细线路图进行接线,一般情况下,接线次序为先主电路,后控制电路;先串联,后并联。完成实验系统接线后,必须进行自查。串联回路从电源的某一端出发,按回路逐项检查各仪表、设备、负载的位置、极性等是否正确; 并联支路则检查其两端的连接点是否在指定的位置。距离较远的两连接端必须选用长导线直接跨接,不允许用2 根导线在实验装置上的某接线端进行过渡连接。
(5) 实验时,按实验指导书所提出的要求及步骤,逐项进行实验和操作。除作阶跃启动试验外,系统启动前,使负载电阻值最大,给定电位器处于零位; 测试记录点的分布应均匀; 改接线路时,必须断开主电源方可进行。实验中应观察实验现象是否正常,所得数据是否合理,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相一致。
(6) 完成本次实验全部内容后,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数据、记录的波形。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拆除接线,整理好连接线、仪器、工具,使之物归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