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子、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特点为专业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实训训练是单片机课程学习的重要手段,实验课怎样安排更是关系到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掌握程度。单片机实验课必须要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觉得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并不难,这样才能有效地使学生学好知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单片机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单片机教学现状
单片机课程的开设由来已久,而基于51 系列单片机课程开设也有二十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教育人对该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但实验教学还是存在不足的地方。
1) 实验设备不适于教学。由于开设单片机课程历史悠久,实验设备阵旧或者用仿真实验箱进行实训。这些实验设备把实验零件都封装在箱子里,板面上只画出零件的符号,学生只要连几跟线就可完成硬件电路,不利于学生对单片机硬件连接的认识。
2) 实验项目单一,缺乏综合性的实验。实验课时,学生只是照着实验指导书上模仿着一步步做,对实验的目的和知识点认识不够。每个实验联系不密切,做当前实验时基本没有联系到之前所学的知识,达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3) 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当前教学的需要。只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教学和学生软件的编程,没有注重硬件的连接学习。对于当前的学校来说,单片机的学习就是单片机芯片去控制,只注重单片机指令学习和使用,对外部控制电路没有要求。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1) 模块化的教学设备,加强学生对控制电路的认识。监于现在实训设备的封闭性,实训课应采用模块化的,电路实际可见的实训设备进行教学。教师可把单片机的实训做成模块化的板,例如:健盘模块,LED模块,数码管模块,数模转换模块等。这样的一些电路板,电路清晰可见,并把电路图发给学生,让学生亲手用万用表等设备测一下自己要控制的对象,使学生对电路了解更深。也可以使用时可根据实训的需要选择模块,使学生明白工作的电路是哪一块。电路清楚简单,而不是整个板面都是元件符号,使学生迷惑。
2) 项目导向的教学手法,让学生更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单片机学习的初期,学生所能做的实验是针对知识点的简单实验。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在后期做的实训必定会用到初期所学过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设计综合性的实验让学生把知识点串联起来,达到巩固、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并且在后期实验课开始时做简单的相对于知识点的实验内容。在加强练习的部分,只说明要设计的项目功能,让他们自主地去编写程序,每一次加强练习都是基于前一次加强练习的结果,在之前程序的基础上加新的功能、硬件上加新的模块组合。让学生不知不觉之间做到了一个逻辑比较复杂、功能比较完善的项目。
3) 现代的仿真手段,激发学生思维。由于学生在学习单片机课程的前期并没有很多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在帮助学生熟悉的时候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Proteus。Proteus 仿真软件是一款具有单片机计设、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的软件。它有形象化,动态的实验元件供学生选择,只需要计算机就可以实验,不限制学生的实验场所。对于硬件的投入少、省时、节省耗材。前面所提,可以用Proteus 仿真控制,了解控制模块内部的特点并做一些简单、知识点性的实验。经过程序和电路的结合,也可用于测试所编的程序。
4) 积极的评价方式,带动学生积极性。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实验实训就是一项任务,而不是一项学习过程,做完了就下课,这样学生没有主动地去学习。在单片机课程实训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一般都采用以两人一组为单位。一个组里面,无论谁做了什么,成绩都一样,这样也不合适。所以在上面提到了在加强练习的部分,教师只布置项目要求,这样学生有发挥的空间,看程序与电路的简洁可靠为评分标准。而且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实训过程,根据学生对于实训项目的作用去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