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智能化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阻力与对策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7-07-07 13:39     来源:未知 分    享:
 
楼宇智能化专业是我国的一个新兴项目和朝阳行业,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但矛盾的是许多学校并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因为它要求学生在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院特开展楼宇智能化专业的课程教学,由于是新的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存在的阻力
目前从行业需求看, 楼宇智能化专业人才既要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马上上岗,以节省培训费用,但我院的学生总担心自己所学无法胜任或水平不够而选择改行,这体现出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存在错位。
1.1 实训教学设备不充足。对楼宇智能化专业涵盖楼宇自动控制、LonWorks EIP 教育培训、智能家居控制、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综合布线、卫星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监控与防盗报警、停车场管理、一卡通、背景音乐、可视对讲等十一个系统。由于是新开课程,我院目前的实训系统仅有一半,且未实现对学生课后开放。
1.2 没有配套相关课程的教学。对楼宇智能化专业要求学生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除了该行业自身的知识,还需具备相关知识,否则对楼宇智能化专业的学生在实训教学中往不知道如何看图纸、绘图纸、使用工具及拆装设备元件等等。
1.3 教学计划不能及时更新,滞后于行业发展。对于要适应信息迅速变化的对楼宇智能化专业而言,需要根据行业的最新需要及时修改教学计划。而现在的教学计划都是在前一年就制定好的并按部就班的实施,这不仅体现不出新,还使学生不能第一时间学到行业的新技术。
1.4 教师教学存在不足。该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训教师均为非专业,理论教师出身工厂的高级工程师,对机器设备的运作原理、构造、维护等都很在行,现为我院的副教授。虽然其原工作背景与物业智能化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相关性,但毕竟不是正统科班出身。实操教师是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的, 但早期并未学习和接触过物业智能化这个新鲜事物,由于缺乏理论和实操经验,在实操教学上并不能起到专业理想的效果。
1.5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主动性较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对于教师没涉及的或没教好的内容,学生也不会去学。
1.6 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训教学。所谓大学的专业教学不同于一般高职院校,强调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动手能力。我院《楼宇智能化专业》学制两年,但理论学时与实训学时之比为3:1,学生的动手能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对策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和现象, 本人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改善实训环境,课后开放实训室。尽可能购置对楼宇智能化专业涵盖的所有实训项目系统,让学生能充分了解和学习,面面俱到。规定课后开放时间,派教师或学生干部进行管理,让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也能进行实操训练,弥补课堂时间内未做完的项目,提高动手能力。
2.2 配备相关的课程,如绘图学、电工学、工具使用、电子学与操作学等,使学生能看懂图纸、能绘制图纸、使用工具及拆装设备元件等。
2.3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设置相关配套课程或教学单元,帮助学生更好更完善地掌握对楼宇智能化专业的知识。
2.4 让专业教师与社会接轨,提高教师专业业务水平。教师应摆脱教材的束缚,通过自学、外出培训、在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等手段方法不断为自己充电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还能及时将行业新的信息和动态反馈给学生,从而更好的进行教学。
2.5 考核机制灵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对于像对楼宇智能化专业这种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来说,期末考试可以取消笔试形式。建议采取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的课程设计、项目实训、答辩等考核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2.6 坚持以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原则。对楼宇智能化专业需要的是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对楼宇智能化专业课程教学应将理论和实操并重。现在理论与实操的比重为1:1。由于我院是高职院校,强调动手能力,实操课的学时甚至可以多于理论课。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经理
联系电话:15216837090
公司电话:021-60766769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