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与检测
(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10KW以下)的拆装训练
1、工具及材料
三相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拆装的教学挂图、拉具、活扳手、呆扳手或套筒扳手、纯铜棒、锤子、油盒、刷子、煤油、钠基润滑脂等。将所用工具、材料填写在表2.1-2中。
2、训练步骤
(1)用拉具将电动机轴上的带轮拉下。
(2)按教学挂图所示步骤进行拆装。
(3)用压缩空气吹扫电动机内部的灰尘,清洗轴承及端盖,更换润滑脂。
(4)按拆装的逆顺序装配电动机。
表2.1-2 电机拆装训练记录表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和空载电流的测量
1、工具及材料
电工常用工具、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兆殴表、三相异步电动机等。将所用工具、材料填写在表2.1-3中。
表2.1-3 电机绝缘电阻、启动电流、空载电流记录表
工具及材料 |
|
绝缘测试
(MΩ) |
U—V |
U—W |
V—W |
U—地 |
V—地 |
W—地 |
|
|
|
|
|
|
启动电流(A) |
U相: |
V相: |
W相: |
空载电流(A) |
U相: |
V相: |
W相: |
2、训练步骤
(1)打开电动机接线盒,拆下三相绕组之间的连接片,使三相绕组相互独立。
(2)用万用表分别测量出三相绕组。
(3)分别测量电动机三相对地绝缘电阻和相间绝缘电阻,填入表2.1-3中。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4)按电动机铭牌上的技术要求接线,检查无误后通电试运行。
(5)合理选择钳形电流表的量程,正确使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空载电流,填入表2.1-3中。判断电动机三相电流是否平衡(任何一相电流与平均值的偏差不得大于10%)。
(三)注意事项
1、拆移电机后,电机底座垫片要按原位摆放固定好,以免增加钳工对中的工作量;电动机解体前,要打好记号,以便组装。
2、拆、装转子时,一定要遵守要点的要求,不得损伤绕组,拆前、装后均应测试绕组绝缘及绕组通路。
3、拆、装时不能用手锤直接敲击零件,应垫铜、铝棒或硬木,对称敲。
4、装端盖前应用粗铜丝,从轴承装配孔伸入钩住内轴承盖,以便于装配外轴承盖。
5、用热套法装轴承时,只要温度超过 100 度,应停止加热,工作现场应放置 1211 灭火器。
6、清洗电机及轴承的清洗剂(汽、煤油)不准随使乱倒,必须倒入污油井。
7、电动机装配后,要检查转子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阻现象。
8、电动机试车前,应做绝缘检查。
9、为了安全,带电作业时,必须有监护人,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10、正确使用工具和仪表。
11、检修场地需打扫干净。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
1、工具及材料
电工常用工具、万用表、干电池、220V/36V变压器、开关和三相异步电动机等。将所用工具、材料填写在表2.1-4中。
2、训练步骤
(1)用万用表找出三相绕组各相的两个线头,作好标记。
(2)用36V低压交流电源法判别三相定子绕组的首尾端。
(3)用剩磁感应法或电池法进行校验。
(4)校验正确后给三相定子绕组分别标上首尾端标记U1、U2、V1、V2、W1、W2。
(5)将操作过程记入表2.1-4中。
表2.1-4 三相定子绕组首尾端判别记录表
工具及材料 |
|
36V低压交流电源法判别步骤 |
|
剩磁感应法判别步骤 |
|
完成情况 |
|
三、评分表
项目内容 |
配分 |
评分标准 |
扣分 |
得分 |
拆卸电动机 |
30 |
拆卸不正确、损坏零部件扣10~20分 |
|
|
电动机装配 |
30 |
装配不正确扣10~20分 |
|
|
判别首尾端 |
10 |
判别不正确扣10分 |
|
|
绕组绝缘电阻
的测定 |
10 |
测定错误扣5~10分 |
|
|
启动电流、空载电流
的测定 |
10 |
(1)启动电流测定错误扣5~10分
(2)空载电流测定错误扣5~10分 |
|
|
安全、文明生产 |
10 |
每一项不合格扣5~10分 |
|
|
考核时间:240min |
最长延长30min,每延长l 0min扣10分 |
|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总得分: |